70周年国庆向经典致敬
2020-03-24 11:13:2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70周年国庆向经典致敬——特写仙侠历史小说《寻宗记》

建国70周年,国庆前夕,作为中国一名文化工作者在这特别、特殊的时刻,写点什么呢?

用心中的记忆向经典致敬。

刚上小学,83年香港电视连续剧《大侠霍元甲》在大陆播出,记住了连环腿的陈真,梁小龙。霍元甲、陈真是民族的气节。

1984年 《射雕英雄传》在大陆上演,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对精神食粮和心智开化的每一个重要阶段。令香港制造的武侠剧和无线电视的品牌成为内地观众的最爱。在83版《射雕》首播时,多是内地70、80后青春萌动的重要时期,更赋予了这部经典作品永不褪色的青春成长记忆,《射雕》从一部单纯意义的武侠剧已经延伸成一个涵盖了心动、单纯、青春、热闹、浪漫等多味组合的记忆。从政要、大学教授和普通市民都烙下记忆。

另一位是梁羽生,他的一部经典《七剑下天山》是王刚讲的最吸引人的一部小说,而电视连续剧是《萍踪仙影》音乐响起,

女:在每段美梦中中间一面围墙

男:多少美好意愿难越更难传仍未可共你分享

女:领你入我梦不知可是妄想

男:倾出我心我力掏尽我情

合:仍未改我心所向。

这就是最早关于浪漫爱情的想像极限了。

只到2016年我才读了还珠楼主先生的《蜀山》,才知金庸、梁羽生这两位武侠小说大侠还有一位共同偷艺的老师,是仙侠小说近代开山鼻祖,南怀瑾、白先勇、黄易、倪匡、温瑞安、古龙等等著名学者、畅销书作家都对还珠楼主赞不绝口,只是仙侠对于大众来说,略微感到远一些,徐克的《蜀山传》也是经典。

只要涉及到家、国、天下就是大文章、大作品了。与现实和虚构无关,现实也是虚构的,武侠玄幻中的道理、哲理也是真实的。不真实就没有了艺术的力量,艺术是真、善、美、真是放在首位的。

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大宅门》、《孝庄秘史》、《康熙大帝》、《亮剑》、《大明宫词》都是非常好的大作品。

2019年我也开始写小说了。

我一直相信时空场,新中国刚见国,最近的朝代便是明末清初、或者康乾盛世。所以,电影中无论是最大的编剧、最大的演员、最大的制作,古装剧就是明末清初、近代戏就是抗日、先烈。从艺术、赏析来说还是古装剧的影视作品更加吸引大众。

还珠楼主把八卦融进了小说,这易学高深,很少有人懂了,金庸更简单,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,就是中国的五行,又把桃花岛的意向、美食都融入进来,还有一个真正的好人郭靖,正是因为郭靖的憨厚,带着一点点的傻傻的真实诚的感觉造就了一个十分成功的形象。

徐克、 黄日华、刘松仁、米雪、周星驰、吴孟达、陈小春、刘德凯、马景涛等等经典影视形象深入每一个人的心。

我的第一部小说,把金庸笔下的经典形象韦小宝和梁羽生小说的经典反派楚昭南引来,放在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时空中,1674年,是仙学的瑰丽和民族气节的大侠,从皇帝皇后、王公大臣、江湖侠客、文人书生、贩夫走卒都万人迷的大众情人秦淮八艳,结合现代的人心,把大众心灵深处的记忆重温,但又是新的创造,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
《寻宗记》正是中国的瑰宝,用经典人物创造出一幕真实的故事,向经典致敬。

今早轶镔打来电话,说此小说勾起了青春梦、理想梦、武侠梦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